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请安折(怎么样?李薇头上包着...) (第2/3页)
男孩都乖乖的在耙地,弘时最费劲,上回他耙得太浅,被他说过后,今天就见他把钉耙深深的扎在地里,然后用力往后拖!我再拖!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瓜棚里,素素笑得前仰后合,不过她还记得不叫弘时看到,刻意叫丫头挡在她前头。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四爷摇头叹笑,走过去才发现她今天穿了一身农妇的衣服,头上还特意包了头巾。 “你这身打扮倒好。”他认为很合适。 李薇起身转了个圈叫他看仔细,还指着袍子下摆解释为什么这么短。 四爷感叹:“百姓的生活就是这么艰难啊。” 李薇理解了他的潜台词:衣服都换不起真是太困难了。 她也很囧,很想告诉这位爷,像他们这种一天换个三四身的生活才是瞎折腾。吃饭要换,见客要换。有时他过来了,她为了他不但要换衣服,头都要重新梳。 她是当成工作来做的,就跟进化学实验室要套件白袍一样。但普通人家真的不用这么费事,最多家居一套,出门换一套,睡觉再一套==好像也有点费事……。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大概她的表情太丰富,四爷笑了下,问她:“是不是觉得爷说的很可笑?”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她严肃认真的说:“怎么会呢?爷您这是悲天悯人之心呢。” 他又笑了,看着耕织园说:“没种地之前,我也不觉得种地有多难。但是就算我只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已经觉得比连打一个月的猎还要累了。平时庄子上的地还有下人照管,就算这样去年秋天收上来的东西也不过寥寥几袋而已。” 李薇想起了那几袋花生红薯,不由得也沉默了。 “其实就连那几袋里也有水分,庄子上的人肯定往里掺了不少。”四爷摇头,深深叹了声:“靠天吃饭的百姓就是这么艰难,累上一年也未必够一家的口粮,再加上赋税,怪不得一遇上灾年就要靠卖儿卖女生活。”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模式 等四爷也扛着钉耙去犁地了,她才觉得刚才他们讨论的是不是有点太深刻了? ……或许对她来说是太深刻了,可对四爷来说就是摆在他面前的任务了吧? 康熙把身边的一封折子递给他:“你看看,这是老四送来的请安折子。” 李光地摆摆手叫他下去,他还要仔细想想今天的御前奏对有无疏忽。 六月,皇上到热河避暑。 几页琐事过后,四爷就写起诗来。说是园中景色优美难言,引他诗兴大发,特意写了请皇上品评一二。 李薇心疼归心疼,也只好告诉他要么跟他阿玛一样里外两套,那样热,要么单穿这个,痒。 四爷啊四爷…… 不过转头看四爷带头的惨不忍睹的犁地方式后面一群小的还有样学样,她都想跟他说说,要不拉头牛来帮帮他们的忙…… 就是跟四爷的形象不搭调。跟京中的气氛也不搭。皇上带走太子和八爷,留下直郡王就是想让他们两个掐起来。结果直郡王是威风了,四爷却躲了,在圆明园里扮起了富贵闲人,悠闲自在得好像不慕富贵权势,打算清心寡欲了。 说罢大步离开。他走后随从才敢把折子拾起来,掸去灰土后叫来人给四爷送去。 那就好。李光地心想,多亏从那人嘴里得了消息,知道皇上的眼睛不好了,他今天才装眼睛也不好了,就是怕皇上心里不痛快。这人一老,就喜欢听别人比他更老,更不中用。皇上比他还要年轻个十多岁,皇上要是知道他的眼睛还好好的,只怕就要生气了。 说完见皇上没反应,他接着道:“这诗也好,叫人心之神往。” 弘时回来说他们没跪多久,领到奉先殿先站了好一会儿,听礼部的一官念了几篇赋,其中还有皇上写了特意发回来的。 关于翻地的问题,先放到一边。五月时,她听说又有个公主没了,京里各府都要哀悼一下。但由于公主是小辈,所以宫里并没有大办,听四爷说只是在公主的生母的宫里挂了白。 弘时不停的挠着脖子根和手臂、脚踝等处,不是被蚊子咬了,而是粗布太粗,磨得他rou皮疼痒难忍。初春的时候穿,里头还穿着细棉布的里衣。现在单穿就受不了了。 四爷觉得这东西不错,写出来几个孩子都能看见不说,悬腕壁书也是很有风格的事。于是包括哈哈珠子在内,每个孩子都回家跟父母们说要弄个这种白板搁书房里写字。弘昐几个的就由四爷全包了。 四爷的请安折子皇上阅后被发回,直郡王看到后气得狠狠摔在地上! 下人忙道:“送去了,一早就送去了。” 呵呵呵呵~你们都掉到我的坑里来了~ 四爷这笔字是练得相当不错的,风骨铮铮。写的却是家常小事,先祝皇上圣体安康,他带着全家叩拜,遥祝圣躬安康云云。再写最近天气渐热,太阳大,皇上出巡一路辛苦,要保持龙体,圣躬安泰是天下臣民的福祉。 有慈父,才有逆子。 皇上近日常叫他过去。这是为了表示他并没有厌弃太子,还肯亲近太子身边的人。因为弹劾太子的奏折已经越来越多了,正因为这样,皇上才要表现出对太子的喜爱。 李薇偶尔用来写写画画,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