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收徒  (第1/1页)
    正常来说,大乾有句话,叫做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哪怕是种地务农这等关系到家国的根本大事,也理应入不了读书人的眼才对。    他一个好端端的读书人,跑去务农,那就是不务正业。    所以李隆说完之后,颇为忐忑,害怕惹得这位新恩府不悦。    毕竟,他的想法着实有些天马行空,不切实际。    对于稻谷来说,产量高的便是产量高,抗洪涝的便是抗洪涝,哪有两者结合起来的道理。    再者说了,这样的稻谷,非但前人没有留下相应记录,就连他自己,也不曾捣鼓出来,只是有些设想罢了。    说出来,难免是要挨训的。    毕竟,之前卢师傅听了之后,便训斥他不务正业。    可谁承想,良久之后,李隆非但没有等来李长空的责罚,反倒是等来了夸赞。    “好!好啊!你这个特长,深得我心!”    “你能有这样的爱好,能有这样的钻研,为师很欣慰!”    “这样,你现在是不是还没地方住?”    李隆闻言,点了点头,颇有些羞愧。    堂堂七尺男儿,竟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不要返乡了。既然来了乾都城,便在乾都城考这乡试。”    “你且搬去武陵侯府,与为师同住。”    李隆一听,顿时感激涕零,道:“多谢恩府垂怜。”    自己这次,好像没拜错师啊!    这个恩府,似乎和卢师傅有些不一样。    不让他送礼也就罢了,竟还为他提供住处。    在这瑟瑟秋风之中,李隆心中不禁淌过一阵暖流。    “别高兴的太早,这房子是给你住了,但是你得干活儿,明白吗?”    “应该的,应该的,学生也是有手有脚之人,哪有吃白食的道理。”    李长空闻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为师在西山有一大片荒地,便都交给你去开垦打理。”    “平日里读书闲暇之余,便去西山看上一看,实验一二,看能不能种出你口中的神奇稻谷。”    李隆一听这话,整个人都震惊了。    这哪里是干活儿啊,这分明是给他实现理想的机会啊!    天底下竟有这样的恩府!    “从今往后,学生但凭恩府驱驰。便是要上刀山下油锅,也绝无半个不字!”李隆眼含热泪,如是说道。    “好了,倒是不必如此,先与我回府,吃团圆饭。”    “明日拿着银子,去把令尊好生安葬。”    李隆一听,喉头颇为哽咽,他倒是真没想到,自己这个中秋还能吃上团圆饭。    毕竟,连父亲都走了。    就这样,李长空的车辇上又多了个人。    三人一同回到武陵侯府时,已经是夜间。    不过府中虽说做了一桌子菜,但杨管家明令禁止,李长空没回来之前,不论是谁,不可动筷子。    所以三人回来时,也就饭菜凉了一些,热一热,还是能吃的。    “都不要愣着了,都入席开始吃吧。”饭菜热好后,李长空坐于主位上,看着侯在两侧仆从和丫鬟们,如是说道。    丫鬟和仆从们闻言,颇有些面面相觑。    他们这样的人,打心底觉得,不能上桌与主人家一同吃饭。    “怎么?等了这么久,还不饿不成?”    即便李长空这样说,众人依旧是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杨管家见状,为了化解尴尬,便道:“少爷,要不让大家伙儿下去吃?”    “下去?下哪去?难不成在座的不是我武陵侯府的人不成?”    “快些入座,否则,休怪本少爷家法伺候!”    此言一出,丫鬟仆从们这才动容。    武陵侯府毕竟是高门大户,自是有一套家法的。    虽说平日里,李逐峰也好,李长空也罢,都没把这东西放在心上。    但此时此刻说出来,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少爷都这么说了,今天又是中秋佳节,大家伙儿就一块吃一顿团圆饭吧。”杨管家也急忙打圆场道。    “多谢少爷!”    “少爷当真是天上的活菩萨下了凡!”    “少爷可真好,竟让我们上桌吃饭。”    听着这些议论声,李长空哑然失笑。    不过同一张桌子吃饭罢了,竟也能带来这样大的冲击。    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还真是可怕。    李长空身为二十一世纪穿越来客,自然觉得这样无比正常。    但落到李隆眼里,却又是另一回事。    武陵侯府世子的名声,他在坊间也听说过,大抵都是些恶名。    但现在看来,这群人是当真可恶,竟如此诬蔑恩府!    乾都城里有不少假仁假义的伪善之人,口中说着对丫鬟仆从如何如何好,但实际上,不过是居高临下赏赐些钱财罢了。    真能做到像李长空这样,和丫鬟仆从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却是寥寥无几。    恩府有这样的仁善之心,却被冠以恶名,那些以讹传讹之人,只会侮人清名,当真是可恨之极!    吃完团圆饭之后,李长空挥了挥手,示意丫鬟仆从们可以散了。    随后指着李隆,对杨管家道:“这是我新收的弟子,你且在府中收拾一间屋子,给他住进去。”    “好...什么?”杨管家嗓音陡然高了八度。    “有什么问题?”李长空微微皱眉。    “倒也...没什么问题。”杨管家欲哭无泪。    这哪里是没有问题,这是天大的问题!    自家少爷什么德行,自己还能不清楚吗?    如何有学问,够当别人的老师?    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这年头,最不能惹的,可就是读书人。    这误人子弟的事儿要是传出去,被那些个读书人知道了,不得用唾沫淹死少爷?    那自己可怎么向老爷交代。    “敢问这位公子,是个什么来历?”杨管家只能斟酌着,小心翼翼地问。    “在下本是豫州子弟,因信了户部左侍郎卢恒之语,特意入乾都城赶考。”    “不料为卢恒所骗,索要银两钱财。”    “为此,家父惨死!”    “幸得恩师垂怜,以振聋发聩之语,点醒在下。”    “遂弃暗投明,舍了那卢恒的门墙,改投恩府门下。”    听完李隆的一番话后,杨管家简直想窒息而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