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太子回家记_第三十八章 山河裂卷一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 山河裂卷一完 (第2/2页)

我军心。”

    裨将皱眉道,“属下还以为是龙城来的。”

    “龙城的军粮到了?”

    “您去看看吧。”裨将眉间怒意分明,但常年跟随符宿身侧,虽未学到符宿万事埋胸,不露山水的精髓,可语气还算隐忍平静。

    符宿接过兵卒递来的长矛,接连刺破了好几辆辎重车上的军粮麻袋,簌簌洒落的都不是金黄的菽粟,而是秕糠麸秳。

    “还有茭草粮秣,都已发霉,若战马吃了,不到一日就会倒下。”裨将再也压抑不了胸中涌起的怒火,大声控诉。

    说罢几步走到辎重车旁运粮的都尉跟前,一把扯住其领巾怒目而视道,“你说,是谁让你运送这些糟粕来紊乱军心的?”

    运粮都尉一见自己运来的粮草被人掉包,早已吓得两股战战,猛然想起启程之前,太守以犒劳后勤辎重军为由,招呼所有人去了廪仓旁的营房,里面摆满了rou炙美酒,顿时一股冷意直窜天灵。

    他偷偷看了眼一旁的符宿,符宿虽然挺立不语,但眉眼间凛冽的杀气却是犹如实质,连忙道,“许是龙城廪仓拨发有误,我们连夜回去,最慢八日,最快五日,可以再运一批粮草过来。”

    “龙城百年坚城,自古便是戍边堡垒,粮草大事,怎么可能有误!”裨将大喝道,“快说,尔受何人指使?”

    都尉满面惶恐,骇不能言。

    符宿面色阴沉如水,转身疾步向中军大帐而去。

    裨将丢开都尉,连忙跟上,“将军,该当如何?”

    “军中还剩几日的粮草?”符宿冷声道。

    “三日。”

    “击鼓,召集校尉以上将领中军议事。”

    行至一半,符宿猛然驻足,眸光如炬,射向长城西线。

    遥遥望去,暝瞑夜色之中,山峦叠嶂之间,一点火光如豆,像夤夜行路的星光,像海上引航的灯塔,片刻之后,火光犹如火舞银蛇,在旷野天幕下迅速蜿蜒靠近,势如疾风,快如闪电。

    是长城烽燧!

    裨将顺着符宿的视线而去,腾空而起的烽火将他面上的难以置信照的一清二楚,几息后,裨将喃喃恍惚道,“偏头关告破!”

    符宿原本打算叮嘱三军闭城坚守,他亲自快马加鞭去龙城找谢氏求粮,望谢氏能看在曩日并肩作战的袍泽之情上,承袭勒石祖训,再次替中原大地挡住匈奴的铁骑。

    至少,不要在如此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通敌叛国,背上千古骂名。

    可是……

    符宿森然幽黑的瞳孔似也被那拔地而起、撕裂夜幕的烽燧狼烟点燃,里面闪烁着簇簇火焰,四合而围,绝我粮辎,卒困於此,勇斗则生,固守则亡。

    出了主动出击,已别无他法。

    两山排闼如雁之双翼,故称雁门。

    雁门关地处勾注山脊,属恒山山脉,昔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败匈奴十万,在此筑雁门关,并遣大将李牧镇守此关,使匈奴数岁无所得,不敢寇赵。

    此关南控中原,北扼大漠,与长城西尽的阊阖关并称三边要塞无双地,九塞尊崇不二关。

    雁门关前沙似雪,千年城锁月如霜。

    这座护佑中原文明数百年的雄关,二十年前陈朝覆灭都未被攻破,如今却尸横遍野,旌旗满地,征马踟蹰,鹰鹫徘徊。

    西风凛冽,裹挟着逼人的血气,绕过破败的城门,悲啸着盘旋而上,带着万千无名的亡魂,飞向南方广阔的中原大地,很快北疆失守的消息就会遍布九州,中原即将陷落。

    李远柔立在这人间炼狱的修罗战场,雁门关外的万里风沙穿过连绵的残垣断壁,刮的人张不开双眼,她却一动不动仿若一尊石像,只是一双紧紧拽住缰绳的素手因为过于用力而指骨凸起,带得整个身体都在微微发抖。

    眼见李远柔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殿前司卫只得劝解道,“公子,我们需尽快离开此地,待这一阵风沙过去,匈奴人肯定会过来打扫战场,那时便无法脱身了。”

    “离开此地?”李远柔轻声低语,“小舅不见踪影,离开此地我该去哪里寻他呢?”

    “公子,若是……若是……”殿前司卫强忍悲痛道,“若是大将军已身死殉国,匈奴营中定有消息传出,待夜半之时我们可去探听虚实,再做打算,若是大将军未死,此刻正在某处蓄力反攻,我们却被匈奴所掳,岂非让大将军投鼠忌器。”

    李远柔瞳眸微动,喃喃道,“对,小舅既不在此处就肯定还活着……还活着……”

    众人正要转身离去,远处却传来一声战马的嘶鸣,回眸只见一匹赤色战马在成堆的尸首中奔驰,麟腹虎胸,尾如垂帚,李远柔神色微动,片刻后激动道,“是小舅的骅骝!”说罢翻身上马,循着骅骝扬鞭而去。

    骅骝很快在一小沙丘旁停下,高扬前蹄,直立而起,发出裂肺般的悲鸣。

    原来那并不是沙丘,只是覆盖了一层沙粒,下面是堆积成山的尸首,尸山顶部,一人杵剑跪立,头颅低垂,黄沙漫天,遮云蔽日,那人的身体已被淹没了大半,须发皆是尘土,难以辨认面目,但李远柔只一眼便知道,那是符宿!

    大兴建元二十三年五月初八,守卫中原数百年繁华的雁门关失守,匈奴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不到三日,便拿下了冀州首府龙城,此时距匈奴剑指中原不过月余,匈奴铁骑踏过之处,所向披靡。

    大兴健元二十三年四月二十七,文俨少凭一张如簧巧舌,替李九归说降了襄樊二城,同日,秦逐北趁着昼夜交替,守城最为薄弱时分,突袭南阳郡,于午时攻取南阳,就在天下人都以为李九归是否会乘势杀回京都洛邑时,毕竟洛邑与南阳相距不过三百里,急行军两日便可抵达,李九归却突然停下了一路凯歌的步伐。

    而北据龙城的匈奴也一改往日宛如秋风扫落叶的凌厉作战风格,没有一鼓作气跨过黄河,向南奔袭直击洛邑。

    原本兵戈扰攘的天下突然间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