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第1/1页)
成屿昏昏沉沉地醒来,入眼即是灰蒙蒙的床纱,屋子里浓重的药味呛得他咳嗽,才咳了两下,牵动腿伤,疼得简直要人命。 门外吵吵嚷嚷的,但成屿此刻却无心分辨。一歪头就看到床下堆得满地的巾布,全染了血污。 “公子伤及筋骨,还需好生休养。”医馆大夫嘱咐着。 成屿不看他,哑着嗓子问,“还能站起来么” 一片寂静,狭小的房间里空气仿佛凝滞住了。 成屿知道答案了。 “小老医术不精,民间多是奇人异士,断骨再造的手段也是有的。公子好生将养,便是无法恢复如初,能有过去五成也是好的。” 成屿不说话,死死压抑着身下的痛楚,维持着人前最后的体面。 医馆设在南街旁,街上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成屿疼得神思恍惚,模糊听见门外传来少年急切的质问,“怎就治不得了?我在渭州,营里弟兄伤筋动骨,伤势比这重多了也治得好!亏你还......华京城里......” 再醒来时,已是日头偏西了。成屿睁开眼,透过床帏,朦胧看到脚凳上蹲了个人。察觉床上的人呼吸有异,韩泽立刻挑起一角帷幔。 只见眼前人面色苍白,换了洁净的里衣,露出的一截脖颈脆弱的好似一捏就断。韩泽对上他的眼神——茫然、空洞。 仿佛被刺到似的,韩泽心中一颤,忙低下头,“今早过南街,瞧见官差围着医馆,进去看到是你,就......” 成屿冲他笑,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喉咙里糊了血。韩泽端了一碗水上来,一手捞过对方的肩,将人靠着自己胸膛喂。成屿身形瘦削,倚在他怀里倒是稳当。喝完水,扶着人躺下,韩泽才说了想法。 “我今日问了许多大夫,他们都......反正他们都没本事!要不先生随我去渭州,那儿的大夫经验丰富,比这儿的强多了!” 成屿先是一愣,随即苦笑道,“你我不过一面之缘,哪里值得小哥这样照顾,送我回家已是多谢了。” 韩泽见他一副不欲多言的样子,知晓他是难受。但凡是个人哪里一下子接受得了,昨日还是宰相座上宾,今日就成了半身不遂的废人,此后也是与仕途无缘。 韩泽抿抿嘴,出去收拾汤药。 早上的药效过了,现在成屿疼得浑身发冷,毫无睡意,死咬着牙根扛过这深入骨髓的痛意。眼泪从面上滑下来,把被单洇成深色,脑子里闪过昨夜总总,会仙楼的宴席,席间的问话,两个蒙面大汉..... 不一会儿,韩泽回来了,一同进来的还有那个自放榜就瞧不见人影的孙常过。 孙常过才瞧见成屿的样子,就忍不住转过身偷偷抹泪。 韩泽私下跟孙常过提过带成屿去渭州的事。 成屿是扬州人,家教甚严,继母对他颇有苛责,父亲也只望他得了功名,对这个儿子也无半分情谊,上京考试,竟无一封问候书信。这样回家怕是又被家里人磋磨死,还不如去渭州,韩将军素来有礼贤之名,韩泽既然是他帐下,想必是敬重读书人的。 如此思量,孙常过想着有时间也劝劝成屿。 孙常过安排了两个小厮照顾成屿,只是那两个挨千刀的贼人还是找不到,跑了好几次官府也不见消息。 成屿卧床的几日,清醒的时候不多,一旦睡去,梦里又充斥着光怪陆离的血色。半月下来,人是rou眼可见的消瘦了。 偶然一日听闻孙常过说起自己的案子竟然惊动了朝廷,剑指当朝章事贾昌会,说是成屿在吴育席上那一番话被有心人听了去,一番传播,成了支持杨、范新政的学子,碍了贾昌会的眼。 现下吴大人和贾昌会两边吵得不可开交,至于贾昌会私德有碍、家宅不宁都放到朝堂上说。成屿一事似乎显得无足轻重了。 孙常过讲完担心成屿心情,偷偷瞧他脸色。 那一刻,困结在成屿心中多日的谜团终于解了。 他不过是一个运气不大好的士人,为这朝堂两派争锋,君上肃清新政后遗做了垫脚石。只是为何偏偏是他呢? 因为成屿是个寒门学子,既无家族庇佑,又不擅人情往来,年纪尚小,在民间无声望,在京城无深交好友,没有人会助他。 我明明只想做个能入翰林,上达君听,下解民意的小官。不求青史留名,只求这十年寒窗有一分回报就好。可为何临到头却落得个半身不遂,无缘仕途的境地。成屿想不通。 或许只是不愿深想罢了。他不想去深究到底是贾昌会不愿他这个亲近新政派进入朝廷,还是真小人见不得自己中榜而心生嫉妒。 谁会在意一个寒门学子的血泪。 哪怕他才十七岁就担得起一句怀瑾握瑜,惊才艳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