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末世女嫁入将军府后 第46节  (第2/2页)
吃的,有打不完的丧尸,过着不知道还有多少个明天的日子,起码人人是千方百计为了活着,而不是搞出那么多复杂的爱恨情仇。    “公主婶婶,可以走了吗?”归哥儿抱着一个小布袋凑过来,小布袋里装有几个小金元宝,还有一些珠链首饰,这是公主婶婶说他可以给他娘挑的,因为之前摸过面粉,脸上都沾上了,跟个小花猫似的。    他能敏感地察觉到气氛不对了,声音都收着。    早在听到关于皇后被害死的话时,沈思洛就把三小带到另一边去了,这些还不是他们能听的。    “走着!”楚攸宁用手指刮刮他沾了面粉的小脸蛋,还是小幼崽可爱。    忠顺伯自打知道楚攸宁去了粮仓就不安,可刘正在他又不能走开,从没有一刻坐自家凳子像这般如坐针毡过。    攸宁公主到底什么毛病,那么多金银珠宝不要,偏要粮食!    楚攸宁一行人回到前院的时候,忠顺伯看到楚攸宁的人搬出一袋袋粮,心里直打鼓。应该不会被发现的,那么大的缸底下,砌上那么厚的砖。    然而,等看到楚攸宁走到刘正面前,很随便地扔给刘正一本书,他就知道,忠顺伯府完了!    刘正接住书,“公主,这是?”    第39章晋江首发    刘正原本还在看公主这一行人,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没空手出来,没想到公主随手就扔来一本书。    楚攸宁说,“上面写着昭贵妃和大皇子欠我母后钱,你回去让父皇给我要回来,我就不进宫了。”    这信息量有点大,刘正一时有些消化不来,只觉得手里的“书”有点烫手。    见刘正不说话,楚攸宁把肩上的刀放下来戳地面,“还是你希望我进宫找昭贵妃谈谈?”    刘正见她又开始拿刀尖戳地面,一戳一个坑,这要是让公主进宫昭贵妃还有命在吗?    “公主放心,奴才会如实禀告陛下,书也会呈上去的。”    楚攸宁点点头,“我只要那个粮仓里的东西,剩下的账就不用算了,我父皇也挺不容易的。”    刘正被公主突然的懂事搞得有点懵,总觉得公主对陛下不会这么贴心。    陈子善听了赶紧让大家把金银珠宝都搬出去,先运回将军府再回来运粮,别等得刘公公反应过来了充公。    程安忍不住想要同情陛下了,粮仓里的密室显然才是忠顺伯府好几代的家底,公主说要粮仓里的东西就够了,里面的东西也包括底下密室里的钱财,没毛病。    忠顺伯此时已经顾不上公主一行人肩上扛的是粮是钱了,他满脑子只想如何挽救岌岌可危的忠顺伯府。    账册被发现,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与皇子勾结贿赂之罪,若是再有昭贵妃帮忙求情,又有秦阁老说情,应该罪不至死。    就在忠顺伯想得美的时候,就在刘正以为楚攸宁说完了的时候,楚攸宁又抛出一个王炸。    “对了,谋害皇后是什么罪来着?”    刘正瞪大眼,“公,公主,您说什么?”    别,别这么吓人!他承受得住,宫里的陛下未必承受得住。    忠顺伯闻言,脸色骇然,浑身发软,连辩驳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下,忠顺伯府是没救了,彻底完了。    裴延初也神色巨变,如坠寒潭。    在他以为今日过后就可以搬离这里天高海阔任逍遥,没想到忠顺伯府胆大包天,这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分家也逃不掉。    舍弃皇后支持昭贵妃也就算了,连皇后都敢害,他们怎么敢!    楚攸宁完全不知道自己扔了个什么样的炸弹,她简单概括,“简单来说就是,我母后不是老忠顺伯亲生,昭贵妃才是,他们为了帮昭贵妃,于是害我母后血崩,害小四一出生就没了娘。”    刘正:!!!    他现在捂耳朵还来得及吗?这么大的事他并不想听。    “不可能!”忠顺伯不敢置信地出声,可是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难怪父亲可以为了跟昭贵妃投诚,让母亲去谋害皇后,如果昭贵妃才是他meimei,那就说得通了。    楚攸宁懒得管他,跟刘正说,“事情真相就是这样,你回去让我父皇看着办吧,不用再顾虑忠顺伯府是母后的娘家了,该砍砍。”    楚攸宁说得轻轻松松,刘正听得胆战心惊。    陛下这下需要顾虑的怕是,忠顺伯府是昭贵妃的娘家。    刘正看了眼连喊冤都喊不出来了的忠顺伯,“奴才这就回宫禀明陛下,让陛下圣裁。”    楚攸宁点头,“让他裁得公正一点,不然我母后可能会在夜里来找他谈谈人生。”    刘正头皮发麻,“这么大的事,要不公主还是跟奴才入宫?当面跟陛下说比较妥当。”    楚攸宁摆手,“我忙着呢,不去了,听说出嫁了的闺女总是回娘家不好。”    刘正:……    突然讲究起来的公主让他很不适应。    楚攸宁把张嬷嬷拉过来,“让张嬷嬷跟你进宫说清楚,再没有比嬷嬷更清楚来龙去脉的了。”    张嬷嬷不着痕迹地把公主扶她换成她扶公主,“公主,您要去忙什么?”    居然连进宫都顾不上。    一点也不想进宫扯皮的楚攸宁想了个绝美的借口,“我父皇说得对,把沈无咎一个人扔在家不道德,所以,我要去给沈无咎买糖葫芦。”    刘正:“……”    张嬷嬷自认为已经习惯公主的随性,但还是有点傻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