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道侣回来了_第十八章 旧忆此时不堪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旧忆此时不堪寻 (第2/2页)

心咒感应可知对方暂时无碍,之前的血也能在较长时间内稳住对方状态,但他还是在宗门封存了一些血包以备对方万一回转。至于钟无忧,在那天讨论之后,也称自己要回遥远的老家找些资料,想想办法,所以最终便是瀛琦陪他同行以备不测。

    从前他曾陪着宋凛君与这位妖皇阵前厮杀,瀛琦被封印的百年间他也经常对着禁地絮絮叨叨,但面对这个自称有着他和宋凛君所有回忆,对他怀抱着善意甚至情意的异族,他始终怀着一丝警惕,让他同行,不免有防止对方趁着俞珞寒闭关,带领妖族起事之意。对此瀛琦也心知肚明,但面上只做不知,心下则另有一番计较。

    法舰并不狭小拘束,但身形高大的男人一个人独立船头时,孑然一身的样子依旧显得萧索。尤其是他面上的表情,似怀念,又似寂寥,最终复归一片沉静,如同这深不见底的海,也许水面下是无尽暗涌,水面上却依然波澜平缓,似在迎着风声与摇晃的灯火互相应和。

    这场景太过寂寞,就如同那百年间,男人一个人对着一把剑,一个法阵,一个永远在沉睡的妖,有时在诉说,有时在静坐,像是无尽的岁月都只剩下他一人。虽非用rou身亲眼所见,但这幅图景通过灵觉一直刻印在了瀛琦的识海中。如今,他可以陪伴了,他可以说话了,也可以回应了,但一切又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瀛琦试图想说点什么,但总是沉睡的百年间,他已习惯只做男人的聆听者。此刻,似是终于厌倦了夜色的一成不变,男人掏出一个小石头,修长的手指灵活动作几下后,便成了一个石埙。很快,乐声飘起,缠绵的音色在海上,月下,男人的唇中飘散,越发辽远空寂。

    瀛琦记得,或者说赤翎剑灵记得这首曲子。那时候的赤翎剑作为宋凛君刚刚选定的本命剑温养在其体内,跟着他下山执行宗门任务,跟着他认识了初临中州的祁天童,跟着他们一起在怡翠楼听了这首相思曲——眼见男人感兴趣,宋凛君便学了来,然后一点点教会了此前不谙中州乐音技巧的祁天童。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彼时的祁天童不懂中州士子的浪漫,处在第三视角更曾在梦中直接代入的瀛琦却很清楚:宋凛君的动心比祁天童知道的早了太多太多。是高大的身材和透着好奇的眼睛,是不发一言的沉默和永远意态盎然的石娃娃,是把臂同游的岁月静好和并肩作战的生死默契……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人道:“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那宋凛君,可曾达到了这种情之极致?他留下的三魂与七魄,留下的本命剑和弟子,到底是为了完成未竟之志,还是亦有几分,为了给祁天童留下一些念想和补偿?

    但宋凛君真的懂祁天童么?懂他的拿得起放得下,他的果断与自强,还有聪慧与固执……有时候瀛琦甚至会觉得,也许放不下的,从来只有宋凛君。如果一开始不是敌对立场的话,他应该会与这样的祁天童成为好朋友吧?

    世间最后一点灵族血脉和世间最后一只那伽。他们都是孤独的。他们都想找到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只是他们用了不同的方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宋凛君出身中州贵族,少年时代便因人族气运加持而顺风顺水,在道门也因天资出众而崭露头角,叱诧风云,他从未受过多少磋磨,那种如他们一般与生俱来,深入骨髓,刻印命魂的孤独更是未曾体验过——祁天童啊,你便是被这样与我们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人所吸引么?

    凡人人生不过百十之数,如白驹过隙,寻得几点温饱,几夕安乐便已如愿足矣,无暇他顾。而修炼之人,与天争命数,或沉迷静修,或热衷比斗,似乎也没有多少人思考过如何真正超脱。大家都醉心争夺财侣法地,实际不过汲汲营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纵天地辽阔,大道高远,这样的道途,又是何等寂寞?抛开道魔之争,种族存亡,灭世大劫这些宏大的命题,实际将我们束缚在原地的,到底是此方日渐衰亡的天地,还是我们那日渐凋零的心气?

    这样想着,无来由的悲伤和迷茫漫上心头,此时此刻,天水共苍茫,万古同寂寥,唯一能背靠背互相依靠的,似乎只有他和男人两人。于是瀛琦将头露出了水面,应和着乐声开始了歌唱,将那些说不出的,讲不明的,道不完的,都交给了歌声,交给了天地,也交给了面前的男人。

    祁天童面上有几分惊讶,他从不知道那伽竟有如此天籁般的嗓子,也没想过昔日敌对的妖皇此刻竟会为自己而唱歌,更想不通为何这一刻的自己,会莫名将对方视作了曾经的伙伴,心下竟是再生不起半点芥蒂。妙曼的歌声在月下,云端和男人的心头飘荡着,似寂寞的旅人终于找到了旅伴,纵无千言,眉间清愁,也被消解几分。前路茫渺,祁天童回首,故人似已不在,又似,从未离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