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边关告急  (第1/1页)
    “殿下,这玉票如何定价?”    工部尚书抱了抱拳,继续问道。    “既然是面相天下百姓,价格自是不能太贵,两文钱一张好了,以我调查得来的数据估算,我大明至少一天有20万封书信往来,那就是40万钱,如此一来,一年下来也有不菲的收入。”    户部的人一听,也不由倒x1一口凉气。    他们常年跟钱打交道,心里一算就算到了具T的数目。    四十万文钱换成银子,就是四万两白银,这笔钱已经是某些省份一个月的赋税了。    “当然,玉票也可以分不同的价格,指定天数到达,越快越贵,八百里加急的,你收一百两也不足为奇。”    “皇爷爷,这种服务就是面相那些富商或者权贵,他们不缺钱,咱们可以从他们身上赚取最大的价值。”    朱高炽再次对着朱元璋说道。    “好小子,这笔账你真是算得明明白白了!”    朱元璋开怀大笑。    “而且,咱们可以放出消息,这玉票乃是皇爷爷的贴身玉佩所制,想必会引来文人雅士争相购买。”    朱高炽说着,看了一眼刘三吾。    刘三吾默默点头。    其他几位尚书立刻开始热烈讨论起来。    工部尚书想了想,率先出列,“陛下,臣以为世子殿下的方法可行,应尽快付出行动,为国库缓解压力。”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众大臣纷纷喊道。    “陛下,世子之法的确不错,但改革一事并非一朝一夕,应从长记忆,希望陛下三思!”    刘三吾是个人JiNg,深知朝堂的规矩,有人唱白脸,那就一定有人要唱黑脸。    “刘Ai卿的顾虑咱明白。”    朱元璋沉Y了一会儿,点点头。    朱高炽的方法的确是好,但身为帝王,任何政令下去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不可草率下定论。    “不过,既然诸卿都觉得此法可行,驿站改革就全权交由炽儿进行,具T办法,你们商议後再行颁布。”    “驿站虽然放开,但毕竟是朝廷的重地,该严厉的地方不可儿戏。”    交代完毕,朱元璋才摆了摆手,打发众臣离去。    朱元璋让朱高炽留下来,正打算好好问问这孙儿,想要什麽封赏。    这时,殿外突然急匆匆传来一阵脚步声。    “陛下,边关战报,燕王八百里加急密报。”    一位身穿战甲的侍卫冲到殿前,高举着手中的一份卷cH0U。    朱元璋微微皱眉,身上的气势猛地多出一GU肃杀之气。    “呈上来!”    那名侍卫立刻将卷cH0U交给一位太监,太监立刻小跑着将卷cH0U递到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展开看了一眼,脸sE立刻冷了下去。    “哼,残元余孽又来绕我边境!”    朱高炽一听,不由瞟了一眼。    只见密报上写着,残元余孽突然联合起各大部族,再次侵扰边境,北平的战局形势严峻。    本来,残元经过几次北伐後,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只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部落,朱元璋并没有彻底扫清他们,而是将他们驱逐出北方边境。    只是,这些残元依旧对昔日的大元念念不忘,一直不断SaO扰着北方边境,如今休养生息了几年,又开始南下侵扰了。    “陛下,蓝玉等几位将军已经在g0ng门外等候觐见。”    披甲侍卫轻声道。    身为大明的开国功勳,那些将军们对战机十分敏锐,早早就守在g0ng门外,等候皇帝的召见。    朱元璋放下密报,缓缓靠在龙椅上。    “传令,敲战鼓,召集三军,备战!”    朱元璋压低着怒火的声音响起。    不久後,皇g0ng内的战鼓开始有节奏的想起来。    “咚!咚!咚!”    鼓声传遍全城,守在京城的将士立刻闻风而动,纷纷朝皇g0ng赶来。    朱高炽看着这一切,莫名有些热血沸腾起来。    不愧是洪武大帝,一呼百应,靠着一只破碗就打下了诺大的江山。    战鼓如雷,不仅是将士们听得到,百姓们也不由驻足。    一时间,京城内议论纷纷。    朱元璋走下龙椅,从架子上取下一把尘封的宝剑,随後别在腰间,整个人多了几分凌厉的气息,彷佛回到了年轻时,跨马杀敌,意气风发的时刻。    “炽儿,你就跟着皇爷爷,见一见咱大明的铁血将士!”    朱高炽连忙点头跟上去。    秦始皇曾说过,武力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但却是最快解决问题的办法,若能得到武将支持,未来登上大位,也会多几分保证。    很快,他跟着朱元璋来到一处高台,朝下方看去,只见下方密密麻麻穿着战甲的将士,他们一个个神sE肃然,肃杀之气弥漫着所有人之间。    “这就是大明开国之军?果然不简单。”    尤其见到朱元璋握着宝剑,号令天下,好不威严,朱高炽心里一阵火热。    激动之余,朱高炽还看到了台下几位熟悉的身影。    蓝玉等这些开国武将自然是站在最前排,他们都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Si的大将,是大明的立国之本,如今残元南下,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存在。    不过,蓝玉等淮西勳贵乃是太子一脉的忠实追随者,想拉拢他们显然是不可能的。    朱高炽打量着这些将领时,这些大将也在打量着他。    蓝玉见他出现在朱元璋身边,微微皱着眉头,脸sE凝重不已。    还有一人,匆匆和朱高炽对视了一眼後,便低下了头。    朱高炽好奇的打量一番,才认出此人的身份,乃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    此人同样是太子一脉最坚定的支持者。    历史上,朱允炆登基成为建文帝,着手削藩後,朱棣发起清君侧的勤王之师,而李文忠的儿子就不被任命为平乱大将军。    一想到李景隆,朱高炽暗暗摇头,所谓虎父犬子,也不过如此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