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2/2页)
功课往往效率很高,就算一天大半的时间都在消遣,也能高质量完成。 认真专注的氛围也带动着秋雨沉浸在眼前的功课上,他已经不再需要林清霖对他的学习进行监督式的管教。 呆在一起时间久了,他们做事情的频率也越来越同步,早上一起刷牙洗脸、晨跑、游泳、写作业,甚至有时候写错字用橡皮擦也能同步到一起。 秋奶奶执教数十载,也算桃李满天下,每年都会有学生从全国甚至全球各个地方来看望她。这时,后院就不再独属于秋雨和秋文恺两人消遣的天地。 张阿姨会摆上长长的桌子,铺上好看的桌布,做上几道中餐和西餐。 饭局也不总是无聊的,秋雨坐在那静静地听他们聊天,除去听不懂的专业研究,这些陌生的叔叔阿姨们也会讲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人生际遇。 这些人口里,永远都离不开怀念,人总是在怀念过去,无论功成名就还是籍籍无名,每一个人都同等地面对逝去的岁月。 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真得很奇妙,这些人原本都是匆匆的过客,毫无牵扯的人生轨迹因为某一个变量的存在而相交。因为有了相交,就有了更大的可能。 此刻,他们各自精彩的人生轨道都因为共同的变量聚集在这很小,又很大的院落,下一刻等人群散尽,热闹的院子又回归昔日的静谧。 看着一个又一个人的离开,秋雨还不太习惯告别,因为有些叔叔阿姨哭的很伤心,他们说不知道下一次再见是何时。 但秋奶奶总是嘴角挂着淡淡的笑容。 秋雨问她:“和大家告别,奶奶你会难过吗?” 秋奶奶望着夕阳的余晖告诉他:“不难过,因为有离别才会有下一次的重逢,才会看到更精彩的他们。” “但有的离别是永别,那该怎么办?” 秋奶奶垂眸,眼里布满哀思,她抚上心口:“只要这里还记得,就不算永别。” 秋雨好像懂了,也好像没懂。 院子里有一棵两个人才能环抱住的百年杏树,秋爷爷小时候这棵树已经伫立在这儿了。 这个季节恰好是杏子成熟的时候,黄里透红的饱满果子压弯了枝头,在阳光的撒照下更加诱人。 张阿姨年龄大了,一个人摘杏子忙不过来,秋文恺和秋雨就成了她得力的助手。 秋雨个头小,他爬上梯子能够钻进树枝中摘深处的果子。 树上和果子上难免会有一些毛虫,而这些软体蠕动的虫子是秋雨的最怕。 看到虫子秋雨会头皮发麻,止不住的尖叫。 秋文恺会迅速地拨开枝干,在秋雨的尖叫声中将虫子挑开,一些细碎的枝干在他的胳膊上划了好几道口子。 后来秋雨就被安排在树下捡果子放到筐里,这样既没尖叫也没人受伤。 这些杏子在张阿姨的手里会变成各种美食,秋雨最爱的莫过于杏子冰淇凌,他会呆在厨房里认真地观看张阿姨施展魔法的整个过程。 张阿姨将刚摘好的杏子反复冲洗干净,将去核儿的杏子放到搅拌机里,加一点点水和白糖打成果浆。一大半果浆倒入锅里,用小火慢慢熬煮,然后在剩下的小份果浆里加一点清水和玉米淀粉不停地搅拌,大概搅拌5分钟后,把它们全部倒进锅里继续熬煮,直至变得很浓稠。做到这一步,张阿姨就会休息会儿,顺便等果浆晾凉。接着她会打发淡奶油和白砂糖的混合物,然后将冷去的果浆倒入其中,使劲搅拌均匀,秋雨也会加入其中帮她搅拌,等到变得浓稠的时候,张阿姨就会把它们倒在模具里,放到冰箱里冷冻,每做一次都会把冷冻层里塞得满满当当,等过几个小时,秋雨就可以享受到美味。 冰箱上层的保鲜层里则塞了很多林清霖寄给秋雨的中药袋子,秋雨一直都没忘喝它们。自从秋雨发现杏子冰淇凌能够消减喝药后的苦劲,他的生理抗拒也小了一分。 每次看到秋雨被苦得五官变形,秋文恺很不理解他这么健康为什么每天要吃这些玩意儿。 秋雨只好把林清霖的担忧一一诉说。 秋文恺挑下眉头不以为然。 等到第二天秋雨打开冰箱又要迎接痛苦时,让他痛苦的源泉一个个都不见了。 秋雨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好跑去问正在菜园里忙活的张阿姨。 张阿姨想了一下,“上午见小恺拿着大袋子去丢垃圾,我还问他是什么来着,他说一些过期的药要丢到,怕不小心误喝了,不会是不小心把你的药丢掉了吗?要不要我去捡回来哦。” “没,不用,不用。”秋雨连忙拒绝了张阿姨的提议。 他帮着张阿姨做了会儿农活,愉悦的心情在轻快的步伐中尽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