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看的皮囊有什么用 (第1/2页)
皇帝与太后不欢而散。 早朝之上,气氛噤若寒蝉。 高堂之上的天子不虞的情绪犹如实质,众臣被压得喘不过气。 皇帝很少动怒,因而一旦动怒,百官感到脖子凉飕飕。 “陛下三十四岁寿辰将至,可要好好办办,臣去年的没见着。”这种时候,也只有像楚幽都这样的臣子,能大胆出言,语调俏皮,活跃气氛。 皇帝松了眉头,和颜摆手,“一切照旧,上月关东地震,cao办还是节俭为好。不过——”皇帝话锋一转,噙笑说,“今年有镇北王在,朕足欢心,便足矣。” 群臣眼观鼻,鼻观心,学会装聋做哑。 既然陛下谈到关东地震,同抗震救灾、后期防护有关的部门大臣跟着纷纷上奏。 早朝有条不紊进行。 “选秀之期将近,陛下以为如何cao办?”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楚幽都脸一沉,气势汹汹看哪个混蛋说话。 百官再度鸦雀无声。 许多事哪怕得罪陛下,皇帝宽宏大度,考虑利弊和声名,不会计较。 这要是得罪镇北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没写在镇北王字典里,能当场十倍奉还的,镇北王决计不会留到第二天。 皇帝托辞拒绝,态度坚定,并且宣布选秀的活动,本朝不再继续。 但进谏的言官不依不饶,“陛下子嗣单薄,是以为生民社稷着想,充盈后宫,绵延子嗣,有益于天下啊。” “天子家事,老头一把年纪,管下半身的事,羞不羞?”楚幽都冷嘲,话中流氓之意令文官们面面相觑。 “莫非学那龙阳君之事。”言官语出惊人。 皇帝似笑非笑,“朕问卿,哪里有龙阳君?” 言官不说话了。 楚幽都没再给一点余光于言官身上,武将们的目光就要把言官戳死了。 另一位言官出列,朝陛下磕头,白发苍苍,俨然有死谏的架势,但他还不来得及。 抚军大将军抢先出列请奏,声音洪亮慷慨: “镇北王封地漠北,历代戍守我大齐门庭,末将斗胆,敢问陛下,何时使镇北王还于旧地,楚家余脉、北地百姓都翘首以盼多年,苦望不得啊。” 抛砖引玉。 骠骑大将军、中军大将军、上军大将军纷纷请奏,凡是数得上号的将军都出来附和,在用委婉而强力的方式,抗议陛下“强扣”镇北王于京中,竟被文官们假借龙阳羞辱之事! 士可杀不可辱。 武将们有的陈情君上,其余目光核善盯着对面的文官们,战场的杀气仿佛也带到朝堂之上。 楚幽都被这些叔叔伯伯爷爷哥哥恨不得血溅三尺的行头搞懵了,立即反应过来,看向君主,极度担心叔父疑虑他搞事。 谢琅轩不着痕迹叹口气。 他做皇帝这么多年,想不到楚幽都这种敏感的身份,会引发多大麻烦,那是假的。 不过场面还是出乎意料的大。 “陛下仁慈,念我思念长安,允我留都,譬如陛下亲弟,齐王故事。”楚幽都可不想离开叔父身边,急忙找理由反驳,“北庭三将坚守,我何必外出,分释他们的兵权,使外敌有可乘之机?” 朝会散后。 楚幽都紧张兮兮,不肯错眼,看着君王下一步动作。 谢琅轩召人前来,等急的楚幽都飞扑过去,紧抱叔父的胳膊不放。 “他们好坏。”楚幽都委屈告状。 谢琅轩点头哄人。 见叔父未曾怪罪猜忌于他——看不出真假,楚幽都放松下来,“将军们的事,狸奴都不知道。” 君王塞块桂花糕进楚幽都的嘴,莞尔轻笑,“你什么都不知道。” “就知道吃。” 楚幽都气鼓鼓地嚼着白里黄花的桂花糕,清甜入口,“狸奴知道行军打仗、知道叔父喜厌忧思。” “还知道啊,叔父喜欢我。”楚幽都言及至此,眉毛轻挑,欢喜得意。 楚幽都谈及谢琅轩的喜好厌憎,忌口习惯,如数家珍。 说着说着,他的头被叔父挼了挼。 君王长叹,温和,“狸奴,叔父被你看透了,怎么办?” 先被叔父姿态冲击下三路、不是、是眼睛,咽下口水,楚幽都摇头直言。 “狸奴还没cao透叔父呢。”一不小心说出虎狼之词,楚幽都赶紧接替下一句,“叔父的心思难以捉摸,我从来不知。” “我知道叔父喜欢狸奴,可多喜欢呢?”楚幽都神怀疑虑,炯炯看向君王,轻声说:“狸奴是很贪心的人。” 一开始只想多看到心上人,后来想占有他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