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被捅一刀 (第1/1页)
拿到账本之后,案子忽然变得简单多了。 没有中途断了的线索,想逃的人还没来得及逃跑就人赃俱获,赃物、人证……只要办案需要,要不了多久就能弄到手。 这其中固然有秦崇屿未雨绸缪,也有丢失账本后,暗中阻挠他查案的人不再发力的缘故。 铁证如山,账目上清清楚楚的名字与血红的手印,还有各种来往的书信,想抵赖都不成。 秦崇屿坐在衙门堂上,冷眼看容州知府不住抓袖揩汗。 老小子人不坏,就是迂得很,被人哄骗当枪使。幸亏还有那么点文人清高的风骨,别人送他的好处一概不要,这才保住了自己的乌纱帽。 而堂下跪着的人,有多少是他们来容州的第一晚接风洗尘宴上,溜须拍马向他和秦阳羽敬过酒的。 那天晚上他们都在笑,心里想就算是天潢贵胄的皇子,到了容州的地界,也得听他们这些地头蛇的。 王爷们的骨头可能比一般人要硬,但王爷们也是人,成箱的珠宝黄金、名家字画孝敬上来,他们的骨头也得酥了。 这些人笑得有多信心百倍,现在就多哭丧着脸。 秦崇屿不过冷冷一哼,下边跪着的人就抖三抖。 与他共同查办此案的秦阳羽翻着整理好的卷宗,笑眯了眼,心里只想:好案子,也不难办,我办成了,嘿。 真是蠢得无可救药。秦崇屿多看他一眼都嫌烦。案子结了,挖出一堆人,天牢里人满为患,名为大梁官圈的绳子上少了几只蚂蚱,京中老爷们又有机会放新的蚂蚱上去。 这是幕后之人送的礼,意思很明显,希望他们见好就收,不要继续查下去。 可秦崇屿不甘心,他遭了那么大罪,恨得牙痒的人一个都没治了,单单弄死几只蝼蚁怎消他心头之恨。给他人生沾上污点的秦阳羽还活得好好的,只等回京领赏高升。 这案子报到顺衡帝跟前,就是因为跟宗室有牵扯,秦崇屿比谁都清楚是同族人害他,没要他的命,却让他现在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幕后之人不揪出来,他的憎恨和屈辱,就无法填平。 秦崇屿不肯罢休,要调查清楚,拔出萝卜带出泥。与案子有关的人他都抓到了,有人守口如瓶,但会有人的嘴不那么硬,秦崇屿也总有知道主使之人到底是谁的手段。 他并没有等太久,容州启程回京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属下来报的各种消息雪花一样飞来。秦崇屿一条一条的读下去,发现一个熟悉的人。 这个人秦崇屿当然不陌生,自家人嘛,怎么会陌生。 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兄弟中排行老大,一向以自己是长子而自傲。又因为母家势力不强,自己没什么建树,在顺衡帝的储君候选名单里排不上号。偏偏其人自视甚高,巴巴盯着东宫的位子,总觉得太子之位非他莫属。 看到大皇子,秦崇屿豁然开朗,一点都不惊讶。要说一众兄弟里,最讨厌秦崇屿的居然不是嚣张跋扈的秦阳羽,而是大皇子。 一个人会对比自己落魄的人抱有同情,可当这个倒霉蛋开始走运的时候,这时往回看,味道就变了。 秦崇屿还是个透明皇子的时候,大皇子对这个可怜的弟弟有几分关切真心,然而随着秦崇屿因战功在朝中站稳脚跟,王位官阶逐渐越过了他,大皇子就对这个弟弟看不顺眼了。 一个拥有卑贱异族血统的杂种,堂而皇之地骑在他皇长子的头上。秦崇屿起初不解,到后来,大皇子逐渐不掩饰恶意,他反而释怀了。 他向来不惧任何腥风血雨,不过是多了一个恨不得他早死的人罢了,又不少块rou。 只是随着往下看,秦崇屿蓦地瞪圆眼,有一瞬以为是自己眼花。 他培养的探子,只要想,连北戎王庭的消息都能放到桌案上,因此消息绝不可能有假。 “五哥……?”秦崇屿平时称上面的几位皇子某某皇兄,只有五皇子秦濯怀,他叫一声五哥。 寻常人家兄弟的叫法,到他这别有深意,他可是个犟起来会把对顺衡帝的称呼从父皇改成陛下的人。 五哥和大皇子联手了?他不是口口声声只做贤王的吗?不,他不是和大皇兄联手,以五哥的聪明才智,就算是联手,他才是做主导的那一个。 秦崇屿心乱如麻,不相信五哥会插手其中,可随着证据传来越来越多,他越看越心惊。直到,查到宫宴上意图刺杀他,背后也有五皇子的手笔。 忍不住喷出一口血,拳头攥得死紧。 回京后,秦崇屿请秦濯怀过府一叙,把容州的案子说了,又聊起宫宴行刺的事,该说的不该说的一股脑儿倒了个干净,就想看秦濯怀是个什么反应。 谁知秦濯怀劝他不要牛脾气上头,任性妄为,凡事要留余地。 秦崇屿恼恨他事到如今还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摆出一副亲切兄长的样子教他做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实在虚伪。 哈,这是亲自警告他一次了? 秦崇屿听话点头,孺慕的表情送最尊敬的兄长出府门,转身冷笑不止。 父皇将他做磨刀石,五哥也不相信他。 是了,所有已封王的皇子中,秦崇屿是所有人口中称道的众王之首。 利益面前,没有兄弟情。 他受了欺辱,委屈说不尽,以为还有一个五哥能开导他,结果被狠狠捅了一刀。 秦崇屿把卷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再把所有证据整理成册,郑重在要上给顺衡帝的折子上写上一个人的名字。 过了会儿,他把这封折子就烛火烧了。闻着纸张灰烬的味道,提笔写了第二封,想了想,又添上一封亲笔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