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安全屋 (第1/2页)
在情报界,“安全屋”一词指的是某种特殊的接头地点。从外表看起来,这里可能是家小诊所、咨询公司或者家居用品店,配备有多个进出口,每一个都直接连通主g道,方便随时撤离。 房间里,布置简单随意,有可供多人同坐的沙发、扶手椅,也有一两张桌子,包括零星的墙面装饰。除此之外,再有饮水机和咖啡壶,但绝对不会有食品。这里的一切存在都是出于实用X的目的,专门的特勤人员对房屋进行维护,保证随时能够派上用场。 如果启用“安全屋”,大部分情况下是因为需要与外界联络。在总参二部,这个“外界”特指国外的情报机构。 情报与外交就像一对孪生子,在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国家间,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情报战。无论两国关系是敌是友,信息渠道总是越多越好。战争状态下,情报官员们需要隐姓埋名、彼此提防;和平年代中,则免不了攻守同盟、协调合作。 周震带宋琳来的这处“安全屋”近邻使馆区,是中方固定的见面地点之一。他和宋琳提前一站路下车,伪装成一对情侣走进咖啡馆,再绕到屋后的小院子里,进入到事先准备好的房间。 周震掀起镜框后的隐藏式通话器,“九十秒。”后援组组员的声音g脆利落,“一切正常。” 门铃一响,宋琳主动上前开门。 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外,看起来有几分面熟。宋琳认出对方是韩国使馆的文化参赞——身为东亚处的特工,她不可能不知道目标国家的情报官员。 正当韩方参赞与她身后的周震握手时,宋琳猛然发现门外还站着一个人:桃花眼、高山根、翘嘴唇,恰是昨天交过手的装X犯! 周震只说今天要与相关国家的情报官员见面,安排下一步联合调查的计划,却没介绍过对方的身份。宋琳咬咬牙,估m0着自己早就被韩国人查了个一清二楚,甚至还敢主动找上门来,真是欺负我朝无人。 “周少校,这位是国家情报院的林东权专员。”韩方参赞显然与周震熟识,两人握手后便直接介绍了今天的主角,“他曾在中国留学,此次被委派参加特别行动。” 林东权正在冲宋琳挤眉弄眼,听到这里连忙调转视线,对周震点头笑道:“你好,我是林东权。” 他今天和上司一样身着西装,却g肩驼背吊儿郎当,十足不正经,就连衬衫下摆都没有掖好。哪里像个作风严谨的情报官员,更像个科cHa打诨的纨绔子弟。 之后的谈话证实了宋琳的猜想:林东权家在首尔江南,父亲经营一家大船厂。留学归国后,因为中文流利,服兵役期间被x1收进入国家情报院,今年才是他入职的第一年。 “这是小宋,是我东亚处的同事。”与韩方参赞竹筒倒豆子般的介绍不同,周震对宋琳的介绍言简意赅。 也难怪,像林东权那种一看就不正经的家伙,介绍再多都难免信不过。宋琳感慨自己虽然入职时间不长,但跟二流的国家情报机关相b,还是勉强能够代表国格人格的。 “任务的具T情况,宋小姐已经知道了吗?”韩方参赞显然也拿自己的手下没办法,g脆将话题转到宋琳身上。 什么任务?她眨眨眼睛看向周震,典型的一头雾水。 对方没有说话,而是起身倒了杯水:“不着急,还有客人没有到。” 正在此时,头顶有脚步声传来,“安全屋”的第三批客人敲响了楼梯上的门。 这次,周震亲自起身前去迎接。 三方客人一共六位,坐满了安全屋里大大小小的沙发凳子。他们各据一方,呈现出明显的阵营:周震和宋琳坐在主座,右手边是韩方参赞与林东权,左手边的上位者表情严肃,身后跟着他的随扈,则是在长岛县一别不见的李正皓。 韩国方面是今天会议的发起者。 10月初,全罗南道丽水海洋警察署逮捕了“泰昌”号船长李和另外8名韩国船员,因为有报告说他们把渔船上一些偷渡者的尸T抛下了海。在船舱内窒息而Si的26名偷渡者中,有9名是中国人,17名是脱北者,年龄介于17—47岁之间。 事发后,引起韩国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