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地缝补-你一生的故事》(半架空,非常清水) (第1/3页)
生命开始于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上刻写着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它们在既定的规则之内排列组合,演化出万千各异的生命。 身为智慧生物,当我们掌握了这一生命创始的语言,我们便能对基因进行编辑,按照我们的需求创造生命。 ——宇宙也是一样。 宇宙是鲜活的。 宇宙是生命体。 试着去想象她的一呼一吸,或悄然无声,或嘈杂喧嚣,那声音近在耳畔,亦远在天外。 宇宙无时无刻不在吐纳着各种物质,大到庞然巨物般的发光星体,小至微秒之间碰撞湮灭的微观粒子。宇宙包容承载着一切。 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万物的法则在这里诞生,不间断地运行着。宇宙为每一条法则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环境。 这个鲜活的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必定不可避免地出现损耗,需要维护修补。 ——而这就是我们斯特鲁姆一族所必须肩负的使命。 我们是被宇宙意识所选择的维护者。 斯特鲁姆,在古语中意为“风暴”。然而,即使宇宙如何风云变化,斯特鲁姆星人只会处于风暴之眼,岿然不动,冷静地进行本职工作。 ------------------------------------- 以上,就是这本《宇宙编程学》的序言。 伏井出K阖上手中厚重的一本教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布质封面上的烫金标题,老教授低沉有力的声音传到他的耳朵里。 “你们认为宇宙是什么样的?” 从小耳濡目染前辈们的使命,他很早就开始思考宇宙的模样。 在小时候,他的想象随着套圈从肥皂水里甩出的泡泡飞向天空。他觉得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反射着五彩的光芒。 那肥皂泡在风中却飞不甚远,啪地一声四分五裂。他的童年终结于被永远收在仓库里的旧皮球。 那也曾是他的心爱之物。他想宇宙一定不是一只泡泡,那太脆弱了。他想宇宙是一个球体,充气的球体,足够坚实,放在手中上下抛玩,也不用担心损坏了它。 可皮球的中心,除了轻浮的气体之外,什么都没有。 这也不能是宇宙。 宇宙要更有“内容”。宇宙要有“生命”。 那么宇宙是一个小小的卵蛋吗? 斯特鲁姆星的物种丰富度很低,并没有本土的畜禽物种,他只在资料影片中看到过生命破壳而出的过程。他惊讶地张大嘴巴,数次往回拉动进度条,反复观察蛋壳破裂、生命的力量撞破桎梏的瞬间。 然而这还是太单一了。宇宙的“内涵”要更加丰富。 “……宇宙至少是一只细胞。“ 讲台上的老教授娓娓道来:“从一截交缠的双螺旋开始,生物大分子在遗传密码的指挥下合成,逐渐填充成一个小小的细胞——它只是构成我们躯体万亿分之一的成员——内部却有那样多的细胞器,进行着不同的生化反应,维持着我们的生命。 ”将我们的宇宙缩小——尽管对多元宇宙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理论模型——但宇宙之外是别的宇宙——它们如同簇拥成一团的细胞。 “将我们的宇宙放大来看——那又实在是太大了——你知道宇宙中存在多少需要我们维修的漏洞吗?——数千亿亿个。很久很久以前,从我们的种族诞生之初,祖先们就已经在做那样的工作了。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希望你们能好好修读这门课,恪尽职守,并且也能享受这份工作的趣味。 “这是只属于我们斯特鲁姆星人的‘命运’。” ***** 斯特鲁姆历2222年,伏井出K满二十岁,这是他正式工作的第一年。 每天早上准时起床,换上斯特鲁姆星的传统服饰,在补足工作一天所需要的能量之后,他乘坐上工作用飞行器,按照分配好的坐标前往自己的工作区域。 透过飞船的舷窗,他能看见滑翔于宇宙背景之上的各位同僚们。飞行器是白色的,流畅的弧线外观,阻力小,驱动力充足,航行时又快又稳,像节日里顺流而下的那些纸船。 纸船常在夜里放下,从贯穿首都的河流的最上游启航。船上立着短粗的蜡烛,烛光宛如河面上展开的花朵。这是缅怀已故之人的仪式。伏井出K释放过寄给曾祖父母的纸船。他的祖父母最近则总念叨着时间快到了之类的话,总是让伏井出K把过去的物件拿出来怀旧,提前将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妥当。祖父母已经年过百岁。这也大概是斯特鲁姆星人的平均寿命。 斯特鲁姆星人的寿命并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被延续。他们的体内更像是有一个固定的凋亡程序,一到设置好的时间就嗒嗒地转动毁灭的齿轮,身体的主人便觉察到自己大限将至。 伏井出K有时会想,他们更像是接近宇宙工厂批量生产出的工具,一批的使用年限到了,就更换下一批。大部分斯特鲁姆星人的生活也确实平静而了无波澜,一百年在重复的日常之中,转瞬即逝。 伏井出K从飞船上下来的时候仍有点晃神。他尚算多思之人,时不时会有一些伤怀的情绪。但他很快又被眼前之景吸引——他所负责的是宇宙边缘上的一处岌岌可危的漏洞。其实它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漏洞,只是外壁变得很薄很薄,几欲破裂。薄薄的宇宙之壁不断运动着,像是随着呼吸上下起伏的胸膛。 此时,宇宙的“心跳”有些急促。伏井出K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轻轻贴靠在那一面墙壁之上,用掌心“安抚”着宇宙的吐息。他的视线透过毛玻璃似的墙壁,隐约可见宇宙之外是另一层厚厚的壁垒——那或许就是另一个宇宙的边界。 从随身的背包中取出工作用终端,伏井出K于虚空之中端坐。他并不急于开始编写正式的修复程序,而是先用探测装置采集周围的成分信息,以其作为修复的基准。准备工作就绪之后,伏井出K才展开折叠键盘,开始编写代码。宇宙编程所用的语言是最古老的斯特鲁姆文字,斯特鲁姆星人生来便具有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除此以外,宇宙中无人可以破解。 不过,为了进行星际间的多元化交流,斯特鲁姆星日常所使用的是另一套更现代化的通用语言。 启动修复用模块,导入基本模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修复墙壁所用的材料就存在于此处——存在于宇宙每一个混沌的角落。这些素材以rou眼不可见,但通过终端上的特殊探测装置便可实现可视化。伏井出K的面前展开着两块屏幕,一块是代码界面,另一块就是实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