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6 遇见故人(二合一) (第2/3页)
错什麽了吗? 说实话,沈忆宸名义上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参与的官场交际还真不多,更别说与京师阁部级别官员交往。 原因就在於出镇山东之前,他的身份阵营b较特殊。 文官集团眼中他是阉党,阉党眼中他是勳戚,勳戚眼中他是文官。 三方势力都搭上一点关系,可都算不上什麽自己人。 就连青楼这种烟花之地,他认真论起也没来过几次,自然很多规矩不懂。 就在气氛逐渐有些尴尬的时候,一名中年锦衣文人出现在楼梯口,朝着沈忆宸喊道:“沈公子,恭候多时了,还请上楼。” 这名婢nV不认识沈忆宸,可出现的中年锦衣文人,她可知道的非常清楚。 这就是马阁老身边的人,以往来到沉香楼就连身份最高的老妈子,都得毕恭毕敬鞍前马後,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可他却对眼前这名年轻人说出“恭候多时”? 沈忆宸并不认识这名中年锦衣文人,不过他大概猜测对方应该是幕僚师爷之类的身份。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以如今马愉内阁首辅的身份,幕僚勉强能达到三四品大员的地位,并且还有後续发展空间。 上限如何,视马愉的权势为准。 “好,还请先生带路。” 沈忆宸拱手回应了一声,在婢nV无b震惊的眼神中,走上了通往二楼的楼梯。 相b较一楼大厅的喧嚣跟嘈杂,二楼明显要寂静许多,并且楼梯首尾两端以及厢房门口,都站着壮硕的劲装护卫,一般人没有邀请许可,压根就走不上来。 跟在这名中年文士身後,沈忆宸走向了最深处的包厢。打开房门一看,里面坐着六七个人,上方为首者就是马愉。 看到沈忆宸出现在门口,屋内众人停止了谈话均站起身来,为首马愉更是面带微笑道:“向北,许久未见,如今已然有国士之风。” “学生拜见恩师。” 不管关系如何,礼数这方面沈忆宸从来都是做到位,他向着马愉行礼作揖,并且口称恩师。 “毋需多礼,向北先进来坐下。” 可能是听到了这声恩师,也可能是别的什麽原因,反正马愉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招呼着沈忆宸坐在他左手下方。 进入屋内後,沈忆宸这才看清楚陪客几人的相貌,果然能参加这种级别的酒会,都不是一般人。 在座的有吏部右侍郎赵新,户部左侍郎赵l,工部右侍郎周忱。以及称得上是沈忆宸“老熟人”的贺平彦、杨鸿泽、杨寿等人。 抛开贺平彦等年轻後辈不谈,赵新这几位六部侍郎,他们其实有着一个共同点,那都是当年被“三杨”给提拔的文官力量。 并且不仅仅是他们几人,包括于谦这个兵部侍郎、以及刑部侍郎曹弘在内的六人,俱是宣德五年左右被扶植上位。 加之内阁的马愉、陈循、曹鼐等人,可以说“三杨”把未来几十年官场的後续人员都安排到位,真是不得不佩服这几人的谋略跟布局,也无愧於明朝最强的内阁班子称号。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三杨”没算到王振这个异数真的能做到宦官当权,提拔的这些文官力量被各个击破,终成一代权阉。 沈忆宸入座之後,马愉按照惯例向他介绍了几位陪客,於是乎各种客套寒暄了几句。 认识的几位同年“老熟人”中,贺平彦一如既往的沉稳圆滑,客套的滴水不漏。 杨士奇之孙杨寿,继承了他爹杨稷骄纵横暴的X格,对沈忆宸一副Ai搭不理的模样,丝毫没有意识到双方如今的身份地位差距。 当年以杨士奇为首的“三杨”内阁,能被王振各个击破瞬间打垮,导致很多後备制衡手段没用上,根本原因就在於儿子坑爹! 杨稷仗势作恶横行乡里,被人告发牵连上几十桩命案,从而引发了御史相继弹劾,背後就有王振C控的影子。 为了避嫌,杨士奇选择以老疾告辞,从而导致了文官集团的擎天柱崩塌。杨溥X格向来谨小慎微,远没有杨士奇的强y果决,面对王振的步步紧b孤掌难鸣,只能不断绥靖。 不出现杨稷这档子事情意外,杨士奇还能在朝堂上多活几年,进而能让後备力量进入更高决策权,说不定历史走向就会被改写。 谁又能想到,坑爹能坑出这个效果呢? 不过最让沈忆宸意外的,就是以往满满“愤青”架势的杨鸿泽,罕见的没有不假颜sE,与自己客套了一番。 看来两年的官场生涯,同样打磨了一些他身上的棱角。 寒暄之後,马愉并没有开门见山,相反就如同家常碰面一样,与沈忆宸聊起了一些往事。 如果没有看见赵新等六部侍郎在场,沈忆宸可能还真就以为,马愉是为自己接风洗尘叙叙旧,或者说日後在官场上强化一下师生关系。 可有这几人在场,很明显事情绝对不会那麽简单,既然对方没打算直说,沈忆宸也只好虚以委蛇下去。 这与山东地界官场不同,京师卧虎藏龙之地高官遍地走,一个小小的佥都御史,没有办法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只能回到那种g心斗角的环境中。 说了一段往事,又聊了一下山东治水的政事,马愉彷佛想起来什麽一样,拍了下脑门说道:“看为师这记X,向北千里迢迢返回京师,肯定还没有见识过京师新任花魁吧。” 说罢,马愉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