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96 等价交换 (二合一) (第2/2页)
元魁首之後,又开创了一项大明历史,成为了最年轻的六部尚书,并且还是排名靠前的兵部尚书。 “臣必不辜负陛下期望。” 望着沈忆宸表忠心的模样,朱祁钰也知道这仅仅是个过场,点了点头後就摆手道:“沈卿退下吧,出镇日久早点回家与亲人团聚,朕也有些累了。” 朱祁钰的累不是嘴上说词,沈忆宸能明显感受到随着时间推移,他呼x1愈发的急促。 “臣,告退。” 沈忆宸拱手缓缓退出了御书房,几乎是在他跨出门槛的那一瞬间,屋内就再度传来了猛烈的咳嗽声。看来景泰帝朱祁钰在臣子面前隐忍了许久,不希望被人看出来他身T衰弱至极。 踏着紫禁城的砖石,沈忆宸踱步朝着出g0ng的奉天门走去,按理说位居六部主官,已然达到了文官实职的巅峰,自己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不知道为什麽,沈忆宸感觉g0ng中的暗流涌动,b当初的夺门之变还要凶险。 可能是因为有着历史的上帝视角,明英宗朱祁镇的一举一动,几乎都在沈忆宸的意料之中,他可以早早的布局未雨绸缪。 如今历史已经彻底改变,沈忆宸不知道景泰帝朱祁钰能撑到哪一步,更不知道未来继承大统之位的,会是英宗皇太子朱见深,还是景泰帝长子朱见济。 位置站的越高,身上承担的责任就越大,时刻得如履薄冰! 奉天门外,赵鸿杰早早就已经等候在那里,不停的在g0ng门前来回踱步,伸长脑袋望向g0ng内的场景。直到沈忆宸的身影出现在他视野中,这才脸上浮现出欣喜的模样,高呼道:“向北,向北!” 呼喊声打断了沈忆宸脑海中的思索,抬头看到赵鸿杰手舞足蹈的动作,他嘴角不由浮现出一抹笑容。不管未来走向如何,至少自己拥有一批肝胆相照的兄弟,有着誓Si追随的部下,有着志同道合的同僚,此生足矣! “鸿杰,你怎麽在这?” “最近事务繁忙,实在cH0U不出身到安定门迎你回京,只能在这里等你。” “一晃快两年未见,要不咱哥俩找个馆子喝两杯。” 京师的复杂情形让沈忆宸心情有些压抑,乾脆趁此时机与赵鸿杰喝两杯叙叙旧。 “别!公爷跟嫂子肯定等着你回府吃团圆饭,这要被我拉着去喝酒了,以後怕是别想踏进成国公府的大门!” 赵鸿杰赶忙摆了摆手,他可不想“横刀夺Ai”。 “那就与我一起回公府叙叙旧吧。” 说罢,沈忆宸朝着马车招了招手,示意赵鸿杰跟自己一同去成国公府。 “下次吧,我这次是y挤出点时间,等下还要回北镇抚司处理公务。” “大年刚过,锦衣卫有这麽忙吗?” “锦衣卫没这麽忙,是我在盯着一个人。” “谁?” “御马监掌印曹吉祥!” 听到曹吉祥这个名字,沈忆宸眼中闪现一缕光芒,他下意识的朝着左右看了一眼,确定旁人听不到後这才开口问道:“这是陛下让你做的?” 如果是景泰帝朱祁钰下令,让锦衣卫去监视曹吉祥,那麽就意味着皇帝对他生出警惕之心,自己就不用担心g0ng中生变,只需要把目标放在石亨跟襄王身上即可。 “不是,这阉人居然派东厂番子查我,来而不往非礼也!” 赵鸿杰一脸的愤愤不平,本来他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基本上跟御马监掌印太监属於井水不犯河水。 结果谁能想到半年之前,司礼监掌印太监,五朝元老金英去了南京当守备太监养老。原排名第二的秉笔太监兴安,升迁为了掌印太监,就把东辑事厂的厂公一职空了出来。 东厂正常情况下一般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担任厂公,但作为皇帝最为亲近的情报机构,自然得由最为亲近的人来执掌,最初这个厂公头衔就交到了内官监掌印成敬手中。 现在随着金英、成敬等人告老,心腹兴安、王诚、舒良等一众王府潜邸的太监,基本上成为了各监掌印,景泰帝朱祁钰不放心把东厂交到不熟悉的秉笔太监手中。 刚好御马监曹吉祥掌兵,算是专业对口,於是就跟当初成敬一样兼任了东厂厂公一职。 赵鸿杰起初对於这些内官任命,没有太当一回事,但後来发现身边多了一些眼线,私底下派人一查才知道是东厂番子。大家都是吃情报特务这口饭,不管出於什麽原因,注定不能示弱妥协,赵鸿杰就乾脆派人Si盯着曹吉祥一家,看看他到底想要做什麽。 不过这番话听在沈忆宸耳中,他第一反应就在猜测是不是跟自己有关。毕竟赵鸿杰乃发小兄弟,有心人想要打听出这层关系不难,帝王本就天X猜忌,会不会借曹吉祥之手,来查探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忠诚度? “曹吉祥为什麽查你,原因弄清楚了吗?” “暂时不知道,这个阉人可不是什麽等闲之辈。” 确实,曹吉祥论个人能力,其实不在王振之下,轻而易举就被赵鸿杰查个底朝天,那有些太小看他了。 “鸿杰,以後你有任何关於曹吉祥的消息,都发一份给我。” “你也对他感兴趣?” 赵鸿杰有些意外的问道,一个g0ng中太监跟沈忆宸毫无交集,他那麽关心g什麽。 “你照我说的做便是。” 沈忆宸没有解释太多,毕竟太监起兵Za0F太过於耸人听闻,更何况未来曹吉祥会不会走到那一步,目前还是一个疑问。 “对了鸿杰,你说李达他们出镇辽东日久,是不是该回京了?” 沈忆宸在回京路上,一直在思索当福建跟山东等卫所外军返回驻地後,自己要不要在京师继续安cHa一支心腹嫡系兵马,以备不时之需。 调外军入京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朝局稳定的情况下这麽做只会授人以柄。但今日的庆功宴,让沈忆宸感受到一GU莫名的危机,局势走向完全脱离了预定轨道。 另外作为一把双刃剑,皇帝想要伤人就必须要有伤己的觉悟。当年还是一个蝼蚁的时候,沈忆宸就没有被人拿捏的习惯,哪怕身为皇帝的明英宗朱祁镇也不行,如今接近位极人臣,更不会出现这种情形。 李达这群武将世家子弟,沈忆宸把他们从京师调任边关足足五年,现在该到回京启动的时候。 低调、隐忍的背後,蕴藏的是杀戮二字,从道不从君才是沈忆宸真正的信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