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章:全世界最大银矿  (第2/3页)
悬海外,距离大唐十分遥远。    但是既然蜀王在哪,骆宾王就没有丝毫的害怕。    于是,海北道节度使人选敲定,皆大欢喜。    ……    倭国这地方,银矿众多。    尤其是石见银矿,乃是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    在宋朝的时候,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倭国。    倭国还曾被当时的人称作银群岛。    而倭国的黄金储备,同样的十分惊人。    从八世纪到十六世纪,倭国的黄金产量大概为二百五十五吨。    在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还没开始之前,全世界开采的黄金,加在一起为五千吨。    倭国所占据的份额,大概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    1    而倭国的领土,才占全世界的多少?    当然了,这一次,李愔主要以开采白银为主。    而开采白银的目的,还是为了以白银为货币。    李愔之所以急着要推出白银为货币,是因为,大唐现在的货币制度,其实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因为最近几年,大唐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财富增长相当惊人。    而财富的增加,就要印制更多的纸钞。    但是实际上,大唐真正的货币,是铜钱。    大唐并没有废除铜钱,短时间内,也不敢这么做。    不然的话,必然会引发大乱子不可。    而目前大唐的每年开采出来的铜矿,完全不足以铸造铜钱。    1    也就是说,现在大唐市面上流通的纸钞的面额,要远远大于铜钱的数量。    现在因为纸钞信誉良好,并没有出现兑换不出铜钱的事情。    再加上纸钞容易携带,所以平时也少有人拿纸钞兑换铜钱。    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实际上,如果有人恶意破坏市场的话。    完全可以大量囤积纸钞,然后拿去兑换。    当中华商行兑换不出来铜钱的话,纸钞的信誉将会一落千丈。    到时候,将会出现挤兑现象。    纸钞,有可能会成为废纸一张。    整个市场,将会彻底被破坏掉。    1    而想要整顿好整个乱局的话,恐怕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    给大唐,将会带来极为致命的打击。    李愔主要提防的,还是四姓六旺。    如果他们要捣鬼的话,李愔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去防止这一点。    当然了,如果他们真的敢这么做的话,哪就证明,双方已经到了鱼死网破,不死不休的地步了。    既然如此的话,哪自然就不用再和他们客气了。    李愔会在他们彻底搅乱市场之前,将他们全部都控制住。    不过,如果真要这么做的话,其实也会引发一些不好的后果。    不是非常有必要,李愔是不会这么做的。    而此时,他需要做的,就是开采出大量的白银。    1    然后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长安去。    大唐就可以利用这些白银,让白银替代铜钱,成为主货币。    当然,在短时间内,铜钱仍然会存在。    不过已经不再是主体货币了,只是沦为一个补充货币而已。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废除这种贵金属货币。    因为制造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印制纸钞,成本低廉,流通性好,用起来也极为方便。    要是像后世那样,直接电子化,财富直接变身成为数字,哪就更节省成本了。    不过,废除贵金属货币这种事情,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准备。    准备不充分,贸然废除的话,是会出大问题的。    1    在倭国——现在已经改成了海北道,在原本石见银矿的地方。    当然了,这个地方,现在并没有被发现,也根本无人知道,这里还有个全世界最大的银矿。    这里已经住下了十万倭国百姓,还有哪些高句丽士兵。    当然了,哪些高句丽士兵,凡是罪大恶极的,双手染满了老人孩子的鲜血,或者是玷污过妇女的人,全部都被杀掉了。    至于如何区分,哪就更简单了。    这还需要区分吗?    只要有人指认,哪就全部挑出来杀掉得了。    作为俘虏,他们就是待宰的牛羊。    所以,就是宁杀错,勿放过。    因为这些人渣,他们活着,就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1    一来,会加剧他们和倭国百姓之间的矛盾。    时间一长,迟早是会爆发的。    而现在,李愔提前杀掉一批罪大恶极的高句丽士兵,这个冲突,就爆发不起来了。    二来,这些人人形极为卑劣,留下他们,本来就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不过,三万高句丽士兵,原本就被杀掉了一万多。    现在再次清洗了一批,现在剩下的,也仅仅有六七千人而已。    并且,这六七千人还被李愔分散开,不让他们聚拢在一起。    这里,建设了诺大一片的棚户区。    这里居住了整整十余万人,这十多万人,全部都是青壮。    因为老人和孩子,基本上都被渊盖苏文给杀死。    1    这些棚户区,当然不是永久的居住地。    只不过,要安置这十万人,现盖房子是来不及了,只能暂时利用棚户来安排。    而在另外一边,李愔已经组织人手,开始烧制水泥,规划城区。    这里目前,是一片荒芜之地。    别说是哪些倭国百姓,或者是高句丽士兵。    就连程处亮、薛仁贵他们,都不理解,王爷为什么会将这么多人安置在这里。    这里有些便宜,安置起来,很不方便的。    但是,他们待在李愔身边,已经有着很长的时间了。    他们太清楚李愔的神奇之处了。    既然王爷要求安置在这里,一定有他的目的。    1    炼制水泥,烧砖烧瓦,自然少不了从大唐调集过来的专家。    而因为一系列工程的开展,也要召集大量人手。    招募的工人,每天的工钱十文钱,管三顿吃喝。    每天十文钱的工钱,如果是在大唐的话,估计连个六十岁的老头都雇不到。    但是在这里,十文钱的工钱,居然让那些倭国百姓感激涕零。    他们觉得,这一定是大唐王爷怜悯他们,故意给出这么高的工钱。    因为在他们这旮旯,一天最多也就五文钱的工钱,还不带管饭的。    因此,他们做起工来,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